第81集团军直升机营:低空利剑砺锋芒 备战标兵铸辉煌

来源:作者:明星更新时间:2025-05-03 13:08:07

华北某机场,晨光初露

第81集团军某直升机营战鹰列阵,引擎轰鸣如雷。指挥员一声令下,铁翼撕裂晨雾,战机编队如箭离弦、直刺苍穹。

“发现‘敌’雷达监测!”

特情突至,飞行员们驾驶战鹰骤然俯冲。隐蔽突防、搜索侦察、野外机降,动作行云流水。这支“低空利剑”的锋芒,在硝烟中愈发锐利。

向战而飞:航迹遍布大江南北

这是一支调整组建于新时代的年轻部队,朝气蓬勃,向战而飞。组建以来,官兵北上大漠、东出渤海、南下三闽、西抵甘陇,任务类型不断扩展,飞行航迹遍布大江南北。

近日,该直升机营被中央军委表彰为“全军备战标兵单位”。记者走进这支陆航尖兵部队,聆听官兵们精飞砺剑、勇担重任的故事。

神舟搜救:分秒不差铸就金字招牌

2024年11月4日凌晨,东风着陆场夜色如墨,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搜救回收进入倒计时。

承担任务的该营官兵,驾驶5架直升机抵达预定地点,悬停待命。机长卫国攥紧操纵杆,耳机中传来指令:“第四次落点预报……开始归零飞行!”

“砰”的一声,返回舱安全着陆,该营直升机同步降落在一旁空地上,运送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抵达现场。看到返回舱舱门打开,飞行员们的脸上绽开笑容。

王一凡眼眶微红——多年前,他是一名仰望航天英雄的飞行学员,现场聆听杨利伟演讲时激动不已。10多年的时间里,王一凡通过不懈努力,从担任地面联络员,成长为技术过硬的飞行员,来到北疆沙漠,实现了执行神舟飞船返回舱搜救回收任务的梦想。

“营长对我们说,急难险重任务面前,要努力做最锋利的尖刀。这句话时时鼓励着我,不断打磨飞行技术,练就‘分秒不差’的本领。”

国际维和:中国蓝盔守护和平

那年,全军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以该营为基础正式组建,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遂行国际维和任务。“从那时起,陆军航空兵部队的‘中国蓝盔’,履行守护和平的使命。”参加维和任务的飞行员徐洋表示。

一次,因大雨导致山体滑坡,某国维和部队被困。救援点位于武装冲突区,一旦直升机飞入,被反政府军击落的风险极大。

飞行员柴华和盛明领受了救援任务。面对高射机枪、火箭筒的潜在威胁,两人毅然驾机升空。他们在无线电中断失联的条件下,成功发现受困部队,顺利完成救援任务。

“走出国门,扛着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维和重任,即使再大的危险,我们也会冲锋在前。”

极限训练:突破自我抢占先机

层峦叠嶂间,铁翼飞旋。6架直升机组成的混编梯队,以战斗队形向前进发——一场高原环境下装备极限数据探索正在进行。

“升高!再升高!”随着座舱内高度表数字不断跳动,风险挑战接踵而至。高度不断增加,氧气逐渐稀薄,飞行员张雷的视界由于缺氧开始出现灰斑,机身已开始摇晃。他们的战机,已突破之前飞行的高度极限。

“只有不断突破自己,才能在战场上抢占先机。”

人才培养:从菜鸟到雄鹰的蜕变

飞行员张俊豪虽毕业仅两年多,却已经在遂行全域作战训练任务中“身经百战”。跨区机动、大漠砺兵、海上突击……聊起这两年多参加的大项战训任务,这名年轻飞行员如数家珍。

“量身定制培养方案,让‘菜鸟’快速成长为‘雄鹰’!”

教导员芦延坤介绍,近年来,他们探索因材施教、一人一案的培养模式,扎实锤炼飞行员多机型飞行能力,确保一有需要随时能驾机升空、随时能投入战斗。

夜航训练:起飞就是迎敌

万里夜空,繁星浩渺。随着命令下达,夜航训练拉开帷幕。铁翼之下,指挥员的飞行动员铿锵有力:“起飞就是迎敌,升空就是作战!”带着“忠诚铸剑、精飞砺剑、无畏亮剑”的精神,飞行员们跃上战鹰,再次翱翔苍穹、搏击长空。

上一篇: 返回列表

网站备案:滇ICP备2023003446号-26Copyright @ 贵圈星闻, ALL Rights Reserved.